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菩薩脖子上的三無礙頸紋

三無礙頸紋

菩薩脖子上的三條頸紋簡稱〝三無礙〞!

它代表著三無礙的意境分別是: 
一、辯才無礙:菩薩具足此能力,能夠與外道辯論無礙。
二、溝通無礙:菩薩具足此能力,能不需透過言語與六道眾生溝通無礙。
三、說法無礙:菩薩具足此能力,無論眾生根器利與鈍,
菩薩所說之法都能讓眾生開悟,因此稱為說法無礙。


三無礙頸紋

唐代是炳靈寺開窟造像的全盛期,有窟龕130多個,
這些窟龕多為平頂方形或馬蹄形,
造像題材多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一佛二菩薩等,
由於淨土宗信仰廣泛,所以阿彌陀佛、藥師佛和觀世音菩薩的形象較多。
按風格類型,唐代造像可分為初唐、盛唐前期、盛唐後期和中晚唐四個階段。
91、92窟是初唐造像代表,佛作磨光肉髻,面相豐圓,
略帶清秀之氣,頸刻三道紋,衣紋呈平階梯式;
菩薩也是面相豐圓,頸刻三道紋,然而身材已開始略呈S形。
這裡特別說明一下,唐以前的造像是極少有頸刻三道紋的,為什麼呢?
唐人以胖為美,頸刻三道紋正是脖子豐滿的象徵。

三無礙頸紋

盛唐時期,特別是儀鳳至永隆(670-681年)的盛唐前期,造像多且美,
笈多式佛像主要有兩種地方樣式,一種是馬土臘式,另一種是薩拉那特式。
馬土臘式佛像是從犍陀羅佛像和貴霜馬土臘佛像演化而來,
其造型比犍陀羅佛像更加印度化,比貴霜馬土臘佛像更加理想化。
笈多馬土臘式佛像有著印度人的臉型和希臘式的鼻子,頸部有明顯的三道折痕。
北周佛像頸部出現三道紋,以及其手印的組合,均表露出對於印度傳統的回歸。
結果是,北周造像比梁、北齊都更為接近印度佛像,在印度化風潮中亦能獨樹一幟。
北周得以與北魏漢化的佛像“傳統”決裂,可以說,印度風格為它提供了一個合理的契機。
這令人聯想到北周政治上的相似做法。
宇文氏借由《周禮》作為政治架構的藍本,安撫漢人民心,實際上卻在社會中恢復鮮卑的傳統習俗。
這樣看來,北周在各個方面均不拘傳統,推陳出新,而其中所蘊藏的則是它對外擴張、統一中國的宏偉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