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設置佛堂,更有助於老人養心
老年人的問題不僅是在年齡或是身體,更主要的是心理問題。
養老的根本核心問題不只是養身,更是養心。
而養心,就是讓心活起來,充滿陽光與生命力,並對未來充滿希望,身老心不老。
按照佛家的說法,護念吉祥益,身心安樂無有孤獨自卑。
透過念佛可以解決許多老年人想養老養心的問題,使其養成佛的心,養慈悲的心。
因此,你會發現許多念佛的老人,雖然已經七八十歲,但是內心青春常在。 如果內心有希望、有法喜、有前途、有光明,
即使到了80歲、90歲,甚至躺在病床上,也是菩薩童子,充滿活力。
在養老機構設置佛堂,倡導念佛養老,
很多老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行為就會發生好的轉變,讓身心自在也歡喜無量。
二、 設置佛堂,也可降低養老成本的支出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在養老機構裡面念佛倡導得好,
會一定程度降低成本,同時更有利益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呢?
1. 念佛養老可適當降低護理成本
現在部分的高級養老機構裡,一個老人需要三到四個護理人員來服務,經濟條件較差的根本負擔不起。
而實際上佛教徒養老卻可以改善這部分的問題,
老年人在一起念佛,可以互相幫助,可以減少護理人員的成本支出。
同時也可以發展義工,把發心想得福報、想行孝敬的年輕人組織起來,
成為義工團,義務照顧老人,也能使養老更充滿活力朝氣。
2. 常念佛之人養心成本相對更低
念佛的老人心理健康,沒有那麼多壞毛病、壞脾氣。
不念佛的老人,沒有建立信仰,內心焦慮、孤獨、恐懼,會發脾氣、摔東西。
這一點,我們做兒女的、做家人的要理解。
為什麼?因為他的生命快走到盡頭,如同被判了死刑一樣,心裡很焦慮, 似乎每分每秒都在等待死亡中度過,因此養心更是關鍵。
如果信仰問題沒解決,生命沒得到根本的安住,
即使住在高星級旅館式的養老機構,也於事無補。
外在的環境再好也無法喚起內心真正的滿足和喜悅,只是徒增孤獨和悲涼罷了。
另外,這些老人家由於情緒不穩、脾氣大,護理費用特別高,而且容易生病。
而念佛的老人,因為擁有一句阿彌陀佛,心很穩定,也減少了很多照顧者的負擔。
三、 老人念佛,會減少對死亡的恐懼感
一個人如果對未來沒有信心,幾乎活不下去。
人活到七八十歲,既對這個世界戀戀不捨,又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恐懼萬分,
那長年念佛的老人家有沒有信心呢?當然,可以說是信心十足。
因為當他們老了之後,透過念佛希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有信心,不再恐懼。
如果老年人這個群體有了信心,整個社會就更為和諧法喜。
老人家會有種感念,因為很快就要成佛了,越老越歡喜,
而這種歡喜的心情,可以帶動家庭、養老機構,甚至整個社會處在一種祥和氣氛中,
從此角度而言,不管是對老年人還是全體社會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 積善開示,讓養老機構運營更和諧
護理人員在養老機構中處理許多紛繁複雜的問題,
每天面對這些瑣碎的事情,極易導致護理人員心理壓力過大,需要及時的溝通與疏導。
而養老機構適當倡導學習佛法的智慧,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釋放則大有好處。
因為佛教認為捨一得萬,佈施是長仰攻得智慧之要件,
如果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對於眼前的得失就會看得比較開,不會給自己徒增無謂的壓力。
也能同時學習佛法,還可以培育自我的滿足感及利他之心。
另一方面,往往長年念佛的老人,離人生的終點越近,其越感受到生命的圓滿和成佛的希望,
越能發出佛性生命的光和熱溫暖世間,越能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心。
哪怕是身體衰老,但被佛法的光明滋潤,
對未來成佛的生命充滿了憧憬的同時,還能夠生起廣大心量回報社會。
這樣的念佛人,不僅是家裡人、養老機構里的其他老人還是護理人員等都會歡喜。
五、 提早建立優質善良的形象
選擇養老機構,通常取決於口碑和信賴程度的高低,同時也決定了養老機構的形象。
目前推動佛化養老尚未形成風氣,如能提早引進,勢必搶得被認同的優勢。
而養老機構不只是一個服務場所,適當的引入佛教文化,積善開示,
更可以讓護理人員與老年人和家屬的關係更加融洽,使其機構更像一個充滿愛的和諧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