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之三個角度.3】
佛教造像可以從「體」、「相」、「用」三個角度來談──「體」是佛法的信仰力量,「相」是造像的藝術美感,「用」是宗教的教化作用。
佛教造像可以從「體」、「相」、「用」三個角度來談──「體」是佛法的信仰力量,「相」是造像的藝術美感,「用」是宗教的教化作用。
以相表法的宗教情操──「用」
在印度早期佛教藝術的無像時代,為表達恭敬,佛相不可顯現,《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一》有關於「云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如來身者,不可造作」等相關記載。當時,佛陀形象並非直接用人像造型來表現,而以傘蓋、佛足印、菩提樹、金剛座、法輪、經行石、佛塔等象徵物暗示佛陀的存在,已經奠定了佛教藝術以相表法的基礎。
在印度早期佛教藝術的無像時代,為表達恭敬,佛相不可顯現,《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一》有關於「云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如來身者,不可造作」等相關記載。當時,佛陀形象並非直接用人像造型來表現,而以傘蓋、佛足印、菩提樹、金剛座、法輪、經行石、佛塔等象徵物暗示佛陀的存在,已經奠定了佛教藝術以相表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