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雕塑藝術的美學意義.1】
佛教美學的基本立場建立在對現實生活的否定態度之上。佛教認為,人間一切醜惡與痛苦源於肉體生命的欲望,即七情六欲,其中尤其以貪、嗔、癡最為惡劣。正是欲望使人生成為痛苦的過程。佛教的義理就是啟發人們的智慧和覺悟,擺脫苦海從而達到清靜美妙的理想世界——涅槃。佛家儘管有無數流派,然而它們的人生態度大致如此。這否定現實生活和人類基本情感和欲望的價值取向,構成了佛教美學的基本前提。
佛教對現實世界的否定的態度,在佛教美學中主要表現為對“穢”、“濁”範疇的理解。佛教認為整個世界都是“穢土”,在此世界中生活的一切凡俗之人都是“穢身”,當下的世界是苦惡交集的“濁世”,這樣的世界當然不可能有美存在。與“穢土”與“濁世”相對立的是清淨的涅槃境界。這種境界包含三重意義,也是對“涅槃”解釋的三個不同階段。通過這三個階段的變化,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涅槃世界如何從純粹宗教的理念發展出藝術的內涵的。
首先,涅槃是絕對寂靜。然而,這種絕對寂靜並非俗世理解的死亡,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涅槃”的原義是“滅”,並不是俗世理解的生命結束,所以涅槃不是死亡。
其次,涅槃是一種無形的存在。如果將佛教所謂“涅槃”解釋為世俗意義的死亡,那麼以此來解脫生之苦難,這倒容易被世俗之人理解。但是,要讓俗世之人相信涅槃有無上妙意與快樂,就實在太難了。而且,如果將這與死並無明確差異的涅槃說成是快樂的,就更有悖常理而無法令人理解和信服。早期佛教將涅槃解釋為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不是生命結束而是超然存在的實體。佛家一直設法讓人們相信涅槃是一種實體性的存在,這與原始佛教化解一切永恆實體的批判精神完全相悖。當大乘佛教努力讓人們相信涅槃是一種美妙之境時,實際上是對俗世的妥協。
第三,為了使普通民眾能夠接受涅槃理想,必須對其進行形象化的改造。從思辨性的“涅槃”向經驗性的“涅槃”的轉變,這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一個重要標誌。由無形到有形,由抽象到形象,這是佛教涅槃理想鮮明的演化軌跡。對有形的理想世界的描繪,必須借助形象和訴諸感官,這就為藝術的使用開闢了道路。這種有形並且具有經驗性的理想形象,就是“西方淨土”或“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