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日本美學-幽玄】

【日本美學-幽玄】
幽玄”的審美意識,形成於日本中世,由藤原俊成等歌論家以多角度的探討逐步規範了其美學內涵。
以崇尚“餘情”之美為核心 “幽玄”一詞本來是漢語詞,歷來的研究表明:最早的用例出現在漢少帝的悲歌中;在其後的六朝和初唐的各種文獻中都可以看到。


梁武帝時代詩人王筠的《回師草堂智者約法師碑》中的“究竟微妙,洞達幽玄”等,用於直說事物的本質。日本的“幽玄”一詞,與佛教用語關係密切。
《臨濟錄》的“佛法幽玄”,最澄《一心金剛戒體訣》的“得諸法幽玄之妙,證金剛不壞之身”,空海《般若心經秘鍵》的“釋家雖多未釣此幽,獨空畢竟理,義用最幽玄”等說法。強調佛法的趣旨深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