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是約「明朝」開始出現的民間傳說。
常言道: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傳說

龍子和龍一樣,也是不斷發展、沿革逐漸形成的。
雖然有關龍子的說法不一,但有一點,龍子的昆仲數目是取得共識的,即龍有九個兒子,龍承九子,子子不同。
這是自古以來眾所周知的,但它們怎麼會留在人間各司一職,就有一段不爲人知的故事了,這還要從劉伯溫說起。

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火不斷,饑荒遍地。
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
但龍王年老體弱,事務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
龍九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他們跟隨劉伯溫征戰多年,爲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奪得了皇位。
當它們功得圓滿准備返回天廷複命之時,
明成祖朱棣這個野心極大的帝王卻想永遠把它們留在自己身邊,安邦定國,雄霸天下。
於是他便借修築紫禁城爲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
但九子仍是神獸,頓時呼風喚雨,大發雷霆。
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用計,
他對九子中的贔屭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
贔屭一看原來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
原來,神功聖德碑乃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無量的),
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四方神鬼。
八子眼看六弟被壓在碑下,不忍離去,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誓永不現真身。
朱棣雖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般的神獸。
劉伯溫得知此事後,也棄朱棣而去,脱離肉身返回天廷。
朱棣後悔莫及,爲了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較早的說法來自明朝李東陽所撰《懷麓堂集》,分別為:

老大囚牛(拼音:qiú niú,注音:ㄑㄧㄡˊ ㄋㄧㄡˊ)
老二睚眥(拼音:yá zì,注音:ㄧㄞˊ ㄗˋ)
老三嘲風(拼音:cháo fēng,注音:ㄔㄠˊ ㄈㄥ)
老四蒲牢(拼音:pú láo,注音:ㄆㄨˊ ㄌㄠˊ)
老五狻猊(拼音:suān ní,注音:ㄙㄨㄢ ㄋㄧˊ)
老六贔屓(拼音:bì xì,注音:ㄅㄧˋ ㄒㄧˋ)
  又稱霸下(拼音:bà xià,注音:ㄅㄚˋ ㄒㄧㄚˋ)
老七狴犴(拼音:bì àn,注音:ㄅㄧˋ ㄏㄢˋ)
老八負屭(拼音:fù xì,注音:ㄈㄨˋ ㄒㄧˋ)
老九螭吻(拼音:chī wěn,注音:ㄔ ㄨㄣˇ)
  又稱鴟尾(拼音:chī wěi,注音:ㄔ ㄨㄟˇ,中古拼音:chjii)

另外的說法來自明朝楊慎所撰《升庵外集》,分別為:

老大贔屓(拼音:bì xì,注音:ㄅㄧˋ ㄒㄧˋ)
老二螭吻(拼音:chī wěn,注音:ㄔ ㄨㄣˇ)
  又稱鴟尾(拼音:chī wěi,注音:ㄔ ㄨㄟˇ)
老三蒲牢(拼音:pú láo,注音:ㄆㄨˊ ㄌㄠˊ)
老四狴犴(拼音:bì àn,注音:ㄅㄧˋ ㄏㄢˋ)
老五饕餮(拼音:tāo tiè,注音:ㄊㄠ ㄊㄧㄝˋ)
老六𧈢𧏡(拼音:bā xià,注音:ㄅㄚ ㄒㄧㄚˋ)
老七睚眥(拼音:yá zì,注音:ㄧㄞˊ ㄗˋ)
老八狻猊(拼音:suān ní,注音:ㄙㄨㄢ ㄋㄧˊ)
老九椒圖(拼音:jiāo tú,注音:ㄐㄧㄠ ㄊㄨˊ)

龍生九子

品性、外形和裝飾

「蒲牢好鳴,囚牛好音,蚩吻好吞,嘲風好險,
睚眥好殺,負屭好文,狴犴好訟,狻猊好坐,霸下好負重。」
龍生九子

人們依照龍九子的品性,將它們的外形用於裝飾:

龍生九子

龍九子石雕: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介紹(李東陽所撰《懷麓堂集》版)

老大 囚牛

形狀爲有鱗角的黄色小龍,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颺頭張口的形象。
明李東陽《記龍生九子》:“囚牛,龍種,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
《淵鑒類函·鱗介·龍》引明陳仁錫《潛確類書》:“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好音,形胡琴上。”

老二 睚眥

好鬥喜殺,裝飾在武器上,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
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在中國成語中有睚眥必報、睚眥之忿、睚眥觸死等等。

老三 嘲風

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
象徵着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常用其形狀在殿角上作爲裝飾。
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祕氣氛。

第四 蒲牢

平生好鳴好吼,洪鍾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
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
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鍾紐,而把敲鍾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
敲鍾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第五 狻猊

形似獅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鑪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
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
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

第六 霸下

又名贔屭,形似龜,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
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
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
中國許多石碑基座、碑林、古蹟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霸下原本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大禹治水時,為治水作出了貢獻。
洪水治服後,大禹搬來石碑,刻上治水的功蹟,叫霸下馱着,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

第七 狴犴

又名憲章,形似虎,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
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
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

第八 負屭

似龍形,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
中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字字有姿,筆筆生動,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
而負屭十分愛好這種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

第九 螭吻

又名鴟尾,魚形的龍。
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竭魚’隨佛教傳入的。
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
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龍形的吞脊獸,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
《太平禦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
文中所說的“巫”是 方士之流,“魚虯”則是螭吻的前身。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

(本文整理自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