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涼州模式”風格的佛教造像,是位於今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金塔寺石窟東窟的中心柱西面二層中龕的彌勒佛像。該像面形豐滿,敷色偏白,表情安詳,大耳垂肩,雙目平視,笑容裡略帶幾分稚氣。菩薩身著通肩袈裟,衣紋處理自然流暢,雙手施無畏印,交腳坐於方形台上,流露出一種肅穆莊重的神情。這是涼州佛教造像風格的代表作,也是“涼州模式”中佛教造像的典型樣式。
從這身造像的藝術風格看,很大程度上是涼州本土文化的反映。形象稚樸,帶著濃郁的中國西部土著民族的形象特徵。眼睛細長,眉毛細彎,臉形渾圓,沒有了犍陀羅雕塑那種雅利安民族鮮明的棱角,這與涼州保持悠久的中原文化傳統有關。除了垂肩的雙耳之外,很難找出“三十二相好”的佛像標準。在“涼州模式”中,佛教造像初傳漢土,卻表現出鮮明的本土化甚至地方化傾向,這當然還不是佛教藝術在初傳之時便開始了中國化進程,而是因為造像藝術水準還不高,模寫傳移的能力不夠,是未掌握偶像塑造規範時的不成熟,而不是藝術創造的自由。然而,未能完全掌握這種外來藝術技能與風格卻使作品表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的“涼州模式”,對敦煌、炳靈寺和雲岡等早期石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莫高窟在十六國時期,還沒有今天這樣的規模和氣勢,它只是作為西域與中土聯繫的中轉站,所以其早期的佛造像風格帶有明顯的“涼州模式”的痕跡,但在藝術上要比金塔寺造像水準高,技巧也成熟了許多,開始透顯出傳模物件的神韻,反而令人覺得西域與印度的風格更明顯了。比如,莫高窟第275 窟西壁前正中交腳彌勒菩薩,其姿態類似鮮卑族人坐式禮儀。他頭戴三珠寶冠,項飾瓔珞,肩披大巾,下著羊腸裙,其造型簡括,比例勻稱,色調單純明快。衣褶的表現採用貼條與陰刻相結合的方法,可見印度及西域佛教藝術對其的影響。面頰豐滿,五官線條柔和,鼻樑高隆直通前額,有明顯的笈多-馬圖臘佛像的面部特徵。其頭髮採用剛勁細密的陰刻線均勻排列,發綹長垂,散披兩肩,不作波形或螺旋式髮髻,具有當地少數民族的風貌。但在使用泥塑材料方面稍感拘謹,不難看出傳統石雕手法的局限和影響。
同窟北壁上層西側的彌勒菩薩,面部造型豐圓淳厚,從雕塑技藝水準上比較,顯然比金塔寺要高很多。用今天的眼光看,菩薩的精神氣質的表現和外部造型的塑造,都有明顯提高。但是從五官的造型,目光的視角,以及臉型和色彩上,都帶有鮮明的“涼州模式”的痕跡,但顯然已經開始具有自己獨立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