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希臘式佛教藝術 犍陀羅】

【希臘式佛教藝術 犍陀羅】
早期的佛教藝術,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傳統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約在公元1世紀前後,將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時代開始,並持續至今。隨著佛教信仰的傳播,佛教藝術也朝著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變,以適應各國的需要。



希臘式佛教藝術,是在印度次大陸北部地區形成的希臘式佛教藝術,由阿歷山大大帝希臘化時代(約公元前四世紀)開始,直至伊斯蘭教傳入(約公元七世紀)之前蓬勃,當中經歷了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稱之為大夏)、印度-希臘王國、貴霜帝國、健陀邏、馬圖拉、笈多王朝等王國。這段時期出現大量受到希臘藝術風格影響的佛陀形象,尤其以寫實的佛像雕塑最有代表性。

犍陀羅,是梵語(Gandhāra)的音譯,「香遍國」、「香風國」是義譯,又稱「月氏國」、「健陀羅國」等。《大唐西域記‧卷二‧三國》記載:「健馱邏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信度河,國大都城號布路沙布邏,周四十餘里。」信度河(Sindhu River)即今印度河,犍陀羅國的都城古名「布路沙布邏」(Purusapura)即今巴基斯坦西北部的白沙瓦(Peshawar)與阿富汗東北邊境一帶,地處於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是東西方文明的交通要道。

犍陀羅佛像造像的風格大多以希臘羅馬式披袍,衣褶厚重,刻紋細膩。足下鞋履或稱羅馬鞋,亦來自希臘文化的影響,鞋帶上豪華的釘扣和連珠等裝飾,為當時貴族盛行的飾物裝扮。從菩薩的裝束及面目、體態來看,其華貴特徵帶有西方太陽神阿波羅的風采,顯出希臘雕像的影響。

(三希典藏編輯 文章皆取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