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銅佛像各時代的造像特徵】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是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于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臺地區,鎏金銅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度母等。
漢和十六國時期,佛像方臉,面目平和,頭髮平直,為坐式。這一時期的佛多為單的,尺幅較小。 北朝(北魏以後),佛像頭為蓋碗式,長臉而瘦,高鼻大耳,閉目凝神,面目清臒,高額髮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結跏趺坐,有的盤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為點腰較矮的須彌座或為4足方座,有的頭攮項光,有的身後背光,皆尖,周圍作火焰紋。
北魏造像還有一顯著特點是主佛兩旁常為1至2菩薩,多為立姿。
隋唐時期銅鑄造像,頭紮蓮花冠,臉龐發圓,腮發胖,高額髻,身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寬衣下著百褶裙,垂於雙足。座下有雙層4足高床或單層4足,項或背光為較粗的尖楣形。
宋代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髮髻,臉上胖下尖,身段高長,有的腿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於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於座上,衣裙稍有褶,掉於腿後,左手盤於腿上,右手於腹前伸,佩戴纓絡,身坐兩層蓮花的細腰圓座。
宋代出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明清銅佛像以刺頭居多,有的刺頭頂上有肉瘤,大耳,下頦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銅像披袈裟、袒胸、盤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蓮形或山形座相對前代高,底座無銼痕。
(盛凡三希典藏 編輯 以上資訊皆來自網路)
明-永樂-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北宋風格銅漆金水月觀音像
明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